新型阻燃技術
阻燃技术的目的就是让非阻燃材料具有阻燃的性能,在一定条件下不容易燃烧或者能够自熄,是一种提供安全保障的材料。未来阻燃剂的发展方向就是阻燃效果好、安全更环保。为此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与资源进行阻燃新技术的研发。现如今来说,也相继研发出了几项阻燃新技术。小编接下来要为大家介绍几项环保阻燃剂的新型阻燃技術。
一、表面改性
无机阻燃剂具有较强的极性与亲水性,同非极性聚合物材料相容性差、界面难以形成良好的结合和粘接。为改善其与聚合物间的粘接力和界面亲和性,采用偶联 剂对其进行表面处理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。常用的偶联剂是硅烷和钛酸酯类。
如经硅烷处理后的 ATH 阻燃效果好,能有效地提高聚酯的弯曲强度和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;经乙烯 - 硅烷处理的 A TH 可用于提高交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阻燃性、耐热性和抗湿性。钛酸酯类偶联剂和硅烷偶联剂可以并用,能产生协同效应。经过表面改性处理后的 ATH 表面活性得到了提高,增强了与树脂之间的亲和力,改善了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,增加了树脂的加工流动性,降低了 A TH 表面的吸湿率,提高了阻燃制品的各种电气性能,并将阻燃效果由 V21 级提高到 V20 级。
二、超細化
无机阻燃剂具有稳定性高、不易挥发、烟气毒性低、成本低等优点,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。但其与合成材料的相容性较差,添加量大,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都有所降低。因此,对无机阻燃剂进行改性,增强其与合成材料的相容性,降低其用量成为无机阻燃剂的发展趋势之一。目前,氢氧化铝( 3 Al(OH) ) 的超细化、纳米化是主要研究开发方向。 3 Al(OH) 的大量添加会降低材料的机械 性能,而通过对 3 Al(OH) 微细化再行填充,反而会起到刚性粒子增塑、增强的 效果,特别是纳米级材料。由于阻燃作用的发挥是由化学反应所支配的,而等量的阻燃剂其粒径愈小,比表面积就愈大,阻燃效果就愈好。超细化也是从亲和性方面考虑的。正是由于氢氧化铝与聚合物的极性不同,才导致了其阻燃型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下降。而超细纳米化的 3 Al(OH) 增强了界面的相互作用,可均匀 地分散在基体树脂中,更有效地改善了共混料的力学性能。
三、複配協同
在實際生産應用中,單一的阻燃劑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,而且使用單一的阻燃劑很難滿足越來越高的要求。阻燃劑的複配技術就是在磷系、鹵系、氮系和無機阻燃劑之間,或某類內部進行複合化,尋求最佳的經濟和社會效益。阻燃劑複配技術可以綜合兩種或兩種以上阻燃劑的長處,使其性能互補,達到降低阻燃劑的用量,提高材料阻燃性能、加工性能及物理機械性能等目的。
四、交聯
交聯高聚物的阻燃性能比線型高聚物好得多。在熱塑性塑料加工時添加少量交聯劑,能使塑料變成部分網狀結構,可改善阻燃劑的分散性,有利于塑料燃燒時産生結炭作用,提高阻燃性能,並能增加制品的機械、耐熱等性能。
五、微膠囊化
將微膠囊化應用于阻燃劑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。微膠囊化的實質是把阻燃劑粉碎分散成微粒,用有機物或無機物進行包囊,形成微膠囊阻燃劑,或以表面很大的無機物爲載體,將阻燃劑吸附在這些無機物載體的空隙中,形成蜂窩式微膠囊阻燃劑。溴類環保阻燃劑的微膠囊化有以下優點:可改善阻燃劑的穩定性;可改善阻燃劑與樹脂的相容性,使材料的物理機械性能降低的現象得以改善;可大大改善阻燃劑的多種性能,擴大其應用範圍。
六、納米阻燃技術
有些納米材料具有阻止燃燒的功能,將它們作爲阻燃劑加入到可燃材料中,利用其特殊的尺寸和結構效應,可以改變可燃材料的燃燒性能,使之成爲具有防火性能的材料。利用納米技術可以改變阻燃機理,提高阻燃性能。由于納米粒子的顆粒尺寸很小,比表面積很大,它所表現的表面效應、體積效應、量子尺寸效應及宏觀量子隧道效應等特征,爲設計和制備高性能、多功能新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。
以上六種技術就是最新的阻燃技術研究成果,詳細在不久的將來,會有更多先進的技術應用到阻燃劑産品中,爲大家提供更加安全的生活環境。